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资讯动态 >国内资讯
专家指出大陆蝴蝶兰应从技术面和观念面力求突破
发布时间:2010-10-07
今年九月底至中国大陆北方参观蝴蝶兰产业,包括台商经营的兰花公司,也有大陆企业所从事的生产基地。大陆的蝴蝶兰产业在数量急集剧扩充之后,已有公司已成功地开始朝向 “质 ”的转变。在质量方面能够提升,在数量方面能够稳定,在生长时程能够掌控的兰花公司,则可以脱胎换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企业公司。如果维持原状,只是求得生产面积和生产数量不断的扩充,这种产业仍然离不开内销市场的泥沼,仍是在一种本国市场为主的圈子内混战。
    此参观行程得到此种深刻印象。大陆蝴蝶兰产业有些台商公司已经成功的自我提升,自量变至质变,能够鱼跃龙门,跨足国际。但是也仍有许多公司仍是停留原地,陷入泥泞而难以动弹。
    大陆成功转型的台商公司并不多,虽然只有两三家,其外销的兰苗数量每年已超过一千万株,而且此数量正是逐年增加。其成功的原因可以由技术层面与观念层面归纳如下:
    一、技术面
    (一)内销年花比例降低与质量提升,把握年花时程
    内销数量已减少,但是仍然维持高质量,做到了减少数量,掌握开花时程与提升开花质量的三项要求。掌握时程系以栽培经验,配合品种生长习性与收集齐全的气象资料。因此在旧历年节之前能够实时供货。
    (二)欧洲外销市场的开拓
    兰花公司数年前开始至欧洲考察,了解欧洲市场的需求:
    1.选育低光量品种。以大陆北方冬季低光量的气候特性,由自身已具有的品种中自然筛选低光量需求品种,此种低光量需求的品种特性恰好适合欧洲特定市场。
    2. 栽培管理的温度设定接近欧洲的栽培温度(28℃/26℃)。
    3. 病毒检测:严格执行只有无病毒的花梗才能作为母瓶的制作材料。
    (三). 销售后的技术支持
    提供客户售后的服务,定期访察客户,了解其技术水准与应该改善之处。
    二、观念面
    1.独立自主的基本态度:不接受大陆官方辅助,靠自己努力经抗司。
    2.学习精神:不断地自我学习、不断地研发相关信息。自生产技术至市场的变化,均能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不断的进行试验研究,以观察与推理方式增进新技术。
    3.了解大陆生产基地的特性与限制条件。
    A.把握优势:生产基地腹地广大,面积容易扩大。人力资源充沛,员工容易招募,工资便宜。
    B.承接劣势:过度低温是蝴蝶兰的生长障害,甚至引起死亡,北方冬天的酷寒下,加温系统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因此自备加温系统以确实维护兰苗的安全环境。
    C.化解劣势转为优势:
    将原来不利的条件,转变成可利的条件。例如北方地区冬季低光量,恰可作为欧洲品系选拔的基地。此地充沛的劳力资源,则可从中挑选可培养训练的人才。
    4.商业品种的概念:
    能够区隔比赛用趣味栽培的茗花与商业量产用品种的两者的不同。虽然这只是一个概念,但是决定了公司经营的整体技术与制度。
    以上为成功产业的介绍。但以中国大陆之大,大多数的兰花公司其经营仍然无法跳脱国内市场的圈圈。因此最大的问题是内销市场有;,外销市场扩展不开。主要的问题则藉由大陆中国花卉报2006年11月2日发布的网站资料恰可加以说明。此网站文章标题为 “出国欧美市场,啥样蝴蝶兰种苗最吃香 ”。此篇文章首先介绍美国贝尔国际农业系统公司的负责人贝尔托马斯先生对中国蝴蝶兰产业的看法。托马斯先生说明美国兰花市场最有兴趣的种苗是具有五个完整叶片,3及氪竺纾因为进口大苗容易及早进行催梗作业,可减少在美国的生产周期。托马斯先生观察到大陆蝴蝶兰生产面积的急速增加,但是他看到生产过程中标准化作业的程度很低。相同的品种,无法具有相同的规格,更不能保证相同的质量,又无法提供足够的数量。对于出口的质量检查包括各种病虫害与病毒,都无法在产地进行现地检验。因此直接在海关检查如果未通过即造成巨额损失。
    托马斯先生也提及中国兰花产业对美国市场的种苗需求条件了解并不足够。例如其公司至今在中国大陆已采购三万株以上的种苗,为了此区区三万株种苗,公司找遍大陆南北各地的兰花公司,最后决定向四大公司订货。因为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足够的货源。
    网站文章第二段介绍一位荷兰贸易商人夏克先生。这两年来,他不断的在大陆兰园找寻合适的种苗以供应欧洲市场。此位夏克先生在台湾兰界也是十分有名。他发现中国大陆的兰苗供货问题在于很难形成终年稳定的供应系统。以一万株的一件订单为例,往往需要自三、四家公司才能凑出数量。问题包括品种不合乎需求,生产数量不足,供应时间不符合。就是勉强凑足了数量,不同兰花公司的生产质量、生产标亩疾幌嗤,因此整体的出口质量无法一致。
    此次大陆行只集中于大陆北方。台商在大陆蝴蝶兰产业已走过那百花齐放的灿烂时期,许多公司退出此市场。但是能够持续经营的公司已出现具有国际竞争的强者。这些公司能够把握量产技术,能够标准化生产作业,能姆植惴止す芾恚能够把握欧洲市场的需求条件,而且更能发展出自己的品种。其育种时间都是在近八年之内进行。这些少数台商公司已是鱼跃龙门,在国际兰花产业走出自己的天地。
    大陆还有更多的兰花公司,除了数量与面积的扩大,其生产方式、经营型态仍是停留于二十世纪,根本的问题在于心态未能调整,未能了解欧美市场需求,而也未能了解自己企业的根本问题。时代正在转变,市场需求也已变化,而其心态仍是停在原点。
    此次大陆行,即是看到此种两极化的产业现貌。以前由台湾兰花产业的发展历程以观察大陆蝴蝶兰的发展。如今藉由大陆蝴蝶兰产业近期的变化,不是也可回首检讨台湾蝴蝶兰产业的消长。海峡两岸最大的相似点是经营者的心态、经营者的理念。有些人已大步向前,迎向二十一世纪,有许多人心态仍是停留在二十世纪。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