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植体的选择
外植体选择健康白芨种子。
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①无菌萌发的培养基为Kundson 和MS培养基;②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1 mg/L+KT 0.12 mg/L;③分化培养基为MS+KT 2.04 mg/L;④生根培养基为MS+IBA 2.05 mg/L+NAA 1.84 mg/L。分化形成苗后连续光照。培养基均添加蔗糖22 g、琼脂8 g。
3 培养方法
首先,种子采集于成熟而未开裂的蒴果,外果皮常规消毒,在无菌状态下取出种子,接种于Kundson 培养基上,30 d 后可直接形成幼苗。
其次,种子萌发后,在②号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快速形成白色或淡绿色的愈伤组织。
然后,丛生芽体的分化将上述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③上,12~16 d 后出现大量丛生芽体,光照后丛生芽转变为绿色,并可不断增殖t
再次,生根培养将丛生芽体切割后转接到④号生根培养基上,可长出粗壮根系,如将愈伤组织转入MS基本培养基中也可以分化出芽体和根系,但是生长速度缓慢,一粒种子经过上述多次转移培养,可获得大量植株,每株3~5枚叶片。
最后,试管苗移栽。白芨组培苗在培养瓶中长至4~6 cm,可出瓶练苗。为使试管苗适应新的自然环境,要将试管苗放在温室内炼苗4~6 d,以提高小苗的抗病能力。白芨练苗苗床pH值呈弱酸性,一般要求为5.8~6.8。移栽基质可以使用天然腐殖质,或35%珍珠岩+蛭石35%+泥炭15%+无菌壤土15%,只要管理到位,成活率可达90%。栽苗前,可用高锰酸钾1 000 倍液喷洒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