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08.13--2006.08. |
![]() |
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
![]()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 |
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正越来越明显地提高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毫无疑问,这些新兴学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科学,并给我们的生拼来更加深刻的革命性变化。 经国际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issue Culture & Biotechnology,简称“IAPTC&B”))批准,第11届国际植物组织蒲和生物技术大会(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 Biotechnology)将于2006 年8 月13 日至18 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IAPTC&B 联合会成立于1963 年,现有来自84 个国家的2000 多名会员。联合会每4 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大会。第10 届大会于2002 年6 月在美国的奥兰多举行,会上通过竞选确定第11 届大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同时该联合会总部也随之从美国迁至中国北京。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担任大会主席n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担任大会秘书长。IAPTC&B 总部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此次盛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协办,并得到了它们的大力支持。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近13 亿人口的大国,在农业生产及生物技术领域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的农业虽有较大发展,但效益和质量不高,构成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依靠生物技术的贡献。中国同时又是个资源大国,;有丰富生物遗传资源,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遗传资源,在历史上有医药和农学方面很好的科学积累,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体系。无论从自身发展需要,还是为了人类文明的贡献,中国都必须发展生物学技术。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物技术和可持续农业”(Bio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大会旨在促进相关生物学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使世界尤其是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作物改良以及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及研究人员有机会了解该领域科研和应用的最新成果,同时向国外展示我国在上;领域的研究成果;扩大我国在植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农业生物技术等研究工作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提升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科研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我国生物技术农业改良、学科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拓展最新技术和研究进展的国际交流,;进科研成果在国际范围转化,促进人才培养等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增加我国科学家与国际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对中国科学院走向世界,全面和世界接轨是很有帮助的。 本届会议研讨的内容主要包括:代谢工程、植物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植物;化、植物发育、作物抗性的分子调控、信号传导、作物品种改良、禾谷类作物生物技术、经济作物生物技术、药用、木本和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组织培养在生物多样性保存中的作用、植物生物反应器、分子药学、分子育种、转基因植物的经济价值、生物技术领域里的知识产权、生物安全与;众对转基因植物的接受程度、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生物信息、技术转让等。 与会代表将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著名研究所、院校和产业部门,提交的学术论文集中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和重要的技术进步。本届大会将是国际生物学界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将邀请4-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名中美两国科学院院士、国内外150 位左右在生物学、生物技术领域从事前沿研究工作的学者和专家作报告。这些科学家和专家将以4 场全体会议和30 多场不同内容的小型讨论会的形式作学术报告。大会预计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科研人员的400-500个展板演示。预计将有2000 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还将举办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产品及技术展览会,展览会的总面积约为2000 多平方米,届时,将有数十家享誉世界的各国公司到会展示他们的最新产品和技术。 大会组委会热忱欢迎致力于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院所、生产研发单位与我们共同携手(以协办单位的名义),将本届大会办成IAPTC&B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届。 |